电话:

0731-84222037

登录  注册 退出

首家以探究长寿科学为专业的网站 首块创立人类长寿学科的科研园地

创立中医长寿学正当其时

作者:admin 日期:2021-01-03 10:53:19 点击数:




创立中医长寿学正当其时



      一、社会对中医长寿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1、先祖们对长寿的探索

       对生命的研究、探索和呵护,自有人类以来,便已开始。

就拿我们中国来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大民族,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

       中国人对生命的研究和探索的历史几乎同本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这就是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学。在中医药学中与呵护生命、延长生命直接相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养生观念,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系列的养生技术和方法,成为一个丰富的养生宝库。这从中国最古老的医学典籍《内经》中可找到许多依据。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即开宗明义:“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享天年,度百岁乃去。今世人不然也,以酒为酱,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欢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矣。”

       该文译成白话文是说:远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而且劳作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而现在的人,年纪不到他们的一半就行动劳作成衰弱老年人一样,是世道气候不同吗?还是人的生命本身发生了变化呢?……远古时代的人,他们知道生命的规律性,必须与天地自然的变化相吻合,饮食起居按自然法则办事,不违背自然界的常理,所以能保持身体、精神的最佳状态,能够享受应尽的天年,活到百多岁的高寿年纪才会死去。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把酒当成饮料,把个人的想象作为常规,酩酊大醉之后还要过性生活,这样过度耗尽自己的精血,损害自己的真气,不知道保持健康的体质,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精、气、神,只图一时的心情快活,违反生命的规律,起居不能定时,不尊节制,所以生命活到一半就夭折了。

       像以上这样的论述在《内经》中比比皆是。由此足以看出《内经》既是成书最早的医学著作,也可以说是我国养生研究的奠基之作。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使自己能够把皇帝当的更长久一些,更是派出徐福船队海外求取仙丹名药,可惜中途遭遇巨风海浪而夭折。但徐福等人大难不死而漂浮到现今日本地域,一时无法返回。那徐福家是回不了了,索性在哪里也效仿秦始皇,干脆在哪里开国做起了神武天皇,并赐子孙曰秦氏。这在中国好像是一种传说,但在日本是有迹可查的。如徐福宫、徐福祠、徐福墓等,当然这都是后话。

       虽说徐福寻访长生不老药是一去不回,但秦始皇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对长寿的追求愿望之强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此后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长河中,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长寿的渴望和探寻从未停止过,无论在官府或是在民间,五花八门的探究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尤其是皇宫的炼丹养生术,曾几度的达到过历史顶峰期。以致有的皇帝都曾因服丹药而丧命。如唐朝的几位皇帝中就有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五位皇帝因服丹药而出事。清朝的雍正也是服丹药坏事的。

       尽管连皇帝们都因服不老丹药追求长寿而出事了,但丝毫也阻止不了人们对于追求长寿的梦想。

       以上可以看出,先祖们对长寿的探索和追求从来就末有停止过。

    

       ⒉    现代人对长寿的渴望十分强烈

       据相关记载,中国原始社会时,由于生产力处于原始状态。物质基础极为贫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所以那时人均寿命只能20岁左右。但是最高寿者却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享寿年800余岁,历史上称其为彭祖,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生活保障条件大为改善,人均寿命增长一倍左右,达到了人均寿命30—40岁左右。但高寿至百岁甚至两百岁三百岁以上者仍时有出现。

       如汉朝至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就活到了百多岁。同时期并州有一鲜卑族的妇女裴氏350岁时,饮食言语如同常人一般。唐代的慧昭和尚活了290岁。元明时期的道教隐士张三丰活到251岁。清朝时期这样的人更多。医药学家李云清,云南居民李远庆都活到了256岁,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谢世。

       在国外,这样高寿者也大有人在,如巴西的班尔巴就活到了231岁,英国的弗姆.卡恩活到207岁。南美一个叫玛卡兰珠的女性活到203岁。

       以上事例表明:延长寿命不是幻想,是有先例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自然的愿望和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50年代的46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均寿命更是快速增长,由1985年的人均寿命68.9岁到2010年的74.8岁。这一组数字的统计,使人们对长寿的追求梦想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强烈。


       3、追求长寿目标已成为政界衡量政绩的一个标准

       提高人均寿命,早已是西方国家作为衡量其人类生存质量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也早把它当作为一项工作内容纳入其规划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现在都把它当作为自己的一项征集标准,明确的列入在政府的规划目标中。如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定的预期寿命数为77岁。

       各省市级政府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也分别定为:江苏77、安徽76、湖南7      9、北京80、上海82、广州79.4.........

       同时,“长寿之乡”的创建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开始“长寿之乡”我国只有6个,而到2014年,就上升到51个。这种增势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里依然会保持着。


       4、老龄队伍增长迅速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未含港澳台地区)百岁老人达到58789人。比2013年净增4623人。年増幅达到8.53%,与7年前的2007年相此净增26128人。増幅达到80%。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在我国134735万人口中,2011年60岁的人口就达18499万人,占总人口13.7%。而增速还在逐年增长,且在今后一个相当的时期内,这种增速依旧会保持着。


       5、长寿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自首个研究长寿的专业网站——华夏长寿网建网以来,现在各类以长寿网命名的网站数目发展很快。打开网页随便浏览一下就超过20余家,虽然有不少网站开了不久就关闭了,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其它诸如健康讲座、保健知识推介、各类养生的书籍、电视、栏目、节目等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6、 保健产品发展迅猛

       保健产品生产厂家已从当初的一千多家,发展到现在的近万家。其产品近乎充满各个领域,目不暇接,其共同点都声称能够延长寿命……


       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长寿领域是个新的没有得到开发的处女地,谁都想往这里靠,谁都想进来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也说明,这一新的领域急需要一个有比较系统、完整的理论来引导和带领。这也就是说,创立中医长寿学已到了一个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三、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1、我们应有的认识和态度

       纵观中国医学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什么时候政局稳定,政策正确,社会需求急迫,什么时候医学就出现大创新、大突破、大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政权的健全和逐渐稳固,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飞跃的速度,在政府一系列的正确政策指引下,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但中医药的发展相对缓慢,无论是机构规模、还是建设速度,亦或是科研的投入与科研成果的出现,都相对的滞后,明显的与社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总认为西医直观疗效快,理论上先进,方法直接。这类人用西医的观点衡量中医药,给中医药戴上“工艺粗放、疗效缓慢、理论上过于抽象、操作上太过原始。”的帽子,以外行充当内行,以误读代替现实,造成了这种不应有的局面。

       试问:中华民族为什么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谁能说这没有中医药的功劳?西医的出现至今不足400年历史,而中医药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五千余年,可以说伴随了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过程,所以说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两次大流行疫情,中医药显示出的作用不是世界都无可替代吗?不是让国际上都感到惊叹吗?

       所以我们要为中医药学近代的发展缓慢而惋惜,为人们对它认识上的误差而悲哀,为面对今后的发拙、发展、提高、突破而振聩,我们不能让这么好的宝贝永久沉寂下去,我们要让它发扬光大,继续为人类发出它应有的光和热。

       

        2、分清长寿学与养生学之异同点

       长寿学与养生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的生命,但有本质的不同。

养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延长生命的方法、措施,即是主要教人怎么作,它的研究主体主要针对个体即偏重于个体的修养,可以说养生学就是方法学。

       而长寿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不仅只是养生方法、措施的具体实施,不仅是研究个体的修养,还要研究与延长寿命相关的各类因素。比如:

       环境因素:如气温、水源、空气等;

       社会因素:如生活保障、医疗条件、政策保障与制度、邻里关系等。

       家庭因素:如爱情、婚姻、孝顺、友情等;

       遗传因素……等等

       可以说凡与延长生命有关的内容都属于长寿学(科)的研究内容。

       所以长寿学(科)内容要比养生学内容广泛的多。故两者之间绝不可能划等号,而只能说长寿学科包含了养生学的全部内容,养生学只是长寿学(科)的一部份,也可以说养生学是以方法命名的小学科,而长寿学是以目的命名的大学科。

       

        3、创新并非无源之水

       创立中医长寿学(科)固然是一件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效仿,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迈步,但也并不是海市梦幻、空中楼阁,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缘可探,有根可寻的。迈入中医药的文库,关于养生方法的描述,措施的记载,前景的探讨,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此后的历朝历代,随着道学、儒学、佛学等方方面面学说的出现,也随之出现了道家养生,儒家养生,佛学养生,再后来随着武术、气功的出现,又出现了武术养生、气功养生……还有四时养生、膳食养生、闺房养生等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许多近代学术研究也与养生知识互相融合,形成了诸如心理养生、运动养生、生物养生等等现代的养生知识与内容。

       纵观中国养生知识的发展和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内容也逐渐增多,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方法万万千千,书籍也是浩如烟海。为我们今天创立中医长寿学说奠定了一个厚实的基础。


       4、创立中医长寿学已时不我待

       中医药学庞大的宝库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有一个新的跨越和质的突破,才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发展、突破、提升的历史重担必然的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

       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极好的良机,留下历史的遗憾。

       看到了吗?当今体育界最令人激动、最吸引人眼球的体育项目足球,最早的发源地就是中国。特别是大宋皇朝时期,最流行的游艺项目——足球,其玩法、规则、大小与现代足球极为近似,可是足球到现在却成为外国人的专利。

       还有中国的航海技术,在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代,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非洲及南美洲。近年来更有考古学家在拉丁美洲国家的海底也发现了古代的沉船上有大量中国陶瓷等物品,故他们认为,那就是郑和的远洋船队之物。可见中国的航海技术早在若干年前就已领先于世界。可是舰艇,潜水艇的发明却在外国。

       象这样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举。

       火药也是中国发明的,可枪炮却在外国人手里用来征服中国……

       只要稍有点良心的中国人,对此谁不觉得委屈?谁不感到遗憾?所以我们不能再让中医药这个宝贵遗产在外国人后来者居上,捡了便宜。

       

       今天,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处于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多梦时代,我们必须肩负起“创立中医长寿学(科)”的重任,把中医药事业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产生质的突破,把中医长寿学创立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加载中~
邮箱:80587516@qq.com 电话:0731-84222037
备案号:湘ICP备20012649号 Copyright © 2020 长寿网 版权所有